你脑海中的记忆并不可靠,也是可以造假的

新闻可以造假,记忆同样可以。英国华威大学一项研究发现,明明没有经历过,但若被告知曾做某事,经过多次脑内「重温」后,半数人都会信以为真,把假记忆当作真体验。为何最信不过的,并非 Google、Facebook,而是自己的大脑呢?

研究由 Kimberley Wade 教授主导,邀请 400 名成年人进行实验,向他们灌输一段完全虚构、但相对无害的记忆,譬如童年时坐热汽球,对老师搞恶作剧或在亲戚婚礼出糗,并幻想此事确曾发生。结果显示,约 30% 参加者看来「记得」该事,甚至能讲述发生的经过,以及当中的细节,23% 则显示他们接受该段捏造的经历,在某程度上属实。

这份发表于期刊「记忆」(Memory)的研究还指出,那些假记忆不仅是人为植入,更是参加者在被告知的「事实」以外,自行添加枝节。「当他们的叙述,由『我并不记得……』变成『现在我想起来……』,肯定会说出一些额外的想象,或是在既定的情节外,再作详细说明。故约有三分一人显示拥有假记忆,并有迹象显示,逾半数人将那件虚构的事,当作有发生过。」

不过,「有图有真相」这句名言,在这实验倒是适得其反。当参加者被展示声称是乘坐热汽球时拍的照片,非但没有提高「往事」的说服力,反会减少他们接受及建立虚假记忆的机会。研究人员相信,当参加者尝试「回忆」是否曾有此事时,这些照片反会约束了想象力,因此阻碍记忆的形成。

这次研究发现一个大部分人容易发展错误的信念,这点甚为重要。因为我们从其他研究得悉,扭曲的信念能够影响人的行为、意图及态度。研究点出人类记忆的暧昧特性,也让科学家更进一步了解,记忆是如何构成,并能如何操控。但由此亦对一些极为依赖人类记忆的活动,譬如法庭作证及精神治疗的可信性,产生怀疑。

「要客观来确定,一个人是在回忆过去,抑或是表述一些源自其他经历的知识、信念或心理状态,这可能相当困难。」研究的多名作者总结:「即使在严格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下,研究记忆的人员亦难以介定及观察记忆。既然如此,我们怎能期望治疗师、法医鉴证员、医务人员、人力资源人员或法学家,在这项任务上做得更好?」

赞同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BlogC » 你脑海中的记忆并不可靠,也是可以造假的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